翻板式金屬檢測機的日常操作規范與注意事項
發布日期:2025/9/28
翻板式金屬檢測機作為食品、醫藥、化工等行業關鍵的質量管控設備,通過電磁感應原理檢測物料中的金屬雜質(如鐵、非鐵金屬、不銹鋼),并借助翻板機構快速剔除含雜物料,保障產品純度與消費安全,其日常操作的規范性直接影響檢測精度、設備壽命及生產效率,若操作不當易導致漏檢、誤剔除或機械故障。本文從“開機前準備-開機調試-正常運行-關機維護”全流程梳理操作規范,同時明確安全與精度管控的注意事項,為設備穩定運行提供實操指南。
一、開機前準備:保障設備啟動條件與安全性
該金屬檢測機開機前需完成設備狀態檢查、環境確認與物料準備,排除潛在風險,為精準檢測奠定基礎,核心步驟如下:
設備外觀與機械部件檢查
目視檢查翻板機構(剔除板、轉軸、驅動氣缸)是否完好:無變形、卡滯或松動(如翻板與機架間隙需均勻,≤0.5mm,避免物料卡堵);氣缸氣管無破損、漏氣,電磁閥連接線無脫落;
檢查輸送帶(若配套):表面無破損、污漬或金屬殘留(可用軟布擦拭清潔),輸送帶張緊度適中(用手按壓輸送帶中部,下沉量≤10mm,避免打滑影響物料輸送速度);
確認檢測探頭(線圈):外殼無劃痕、凹陷,探頭與機架連接牢固,周圍無金屬雜物(如工具、螺栓),避免干擾檢測磁場。
電氣系統與安全裝置檢查
檢查電源線、信號線:插頭插座無松動、氧化,線纜絕緣層無破損,接地導線連接可靠(接地電阻≤4Ω,防止漏電);
測試安全裝置:急停按鈕(設備前后端各1個)按下后應立即切斷設備動力電源,指示燈熄滅;防護欄(若有)安裝牢固,無缺失,避免操作人員接觸運動部件(如翻板、輸送帶);
確認控制柜狀態:打開控制柜柜門,檢查內部斷路器、繼電器無跳閘,散熱風扇正常運轉(避免電氣元件過熱),關閉柜門后方可通電。
環境與物料準備
環境要求:設備周圍無強磁場干擾源(如大型電機、電磁鐵、高頻焊接機,距離需≥3m),溫度控制在 5-40℃,濕度≤85%(無冷凝水,防止探頭受潮影響檢測精度);
物料準備:確認待檢測物料的類型(如顆粒、粉末、塊狀)、濕度(≤15%,避免物料黏附輸送帶或翻板),提前清理物料中的大塊雜質(如石子、塑料,防止卡堵設備),并準備標準測試塊(鐵、不銹鋼、銅,尺寸符合設備檢測范圍,如 Φ1.0-3.0mm)用于后續調試。
二、開機與調試:確保檢測精度與剔除功能正常
開機后需按流程完成設備啟動、參數設置與精度校準,避免直接進入生產狀態導致檢測偏差,核心步驟如下:
設備啟動流程
通電:閉合總電源開關,控制柜指示燈亮起(電源燈常亮,故障燈熄滅),等待設備自檢(約 30-60秒,自檢通過后“就緒”燈亮);
啟動輔助系統:先開啟輸送帶(若配套),調節輸送速度(根據物料特性設定,如顆粒物料 1-2m/min,塊狀物料 0.5-1m/min,確保物料在檢測區域停留時間≥0.5 秒,滿足檢測需求);
啟動檢測系統:按下“啟動”按鈕,檢測探頭開始工作(指示燈閃爍),翻板機構處于“待機”狀態(翻板保持水平,無動作)。
參數設置與精度校準
基礎參數設置:通過控制柜觸摸屏或按鍵,設置“靈敏度等級”(根據行業標準設定,如食品行業鐵≥Φ1.5mm,不銹鋼≥Φ2.0mm)、“剔除延遲時間”(從檢測到金屬信號到翻板動作的間隔,通常 0.1-0.3秒,確保含雜物料完全進入剔除區域后再動作)、“報警閾值”(連續3次檢測到金屬雜質時觸發聲光報警);
精度校準(每日必做):
空載校準:無物料通過時,設備應無“金屬檢出”信號,若出現誤報,需執行“零點校準”(按下“校準”鍵,設備自動調整磁場基線,約 10-20秒,校準后誤報消除);
負載校準:將標準測試塊(如 Φ1.5mm 鐵球、Φ2.0mm 不銹鋼球)分別黏附在待檢測物料表面,手動將物料勻速通過檢測區域,設備應準確檢出(“檢出”燈亮,蜂鳴器響),翻板機構及時動作(翻板翻轉角度≥90°,將含雜物料剔除至廢料箱,無遺漏),連續測試3次,若出現漏檢,需適當提高對應金屬類型的靈敏度(每次調整幅度≤5%,避免過度靈敏導致誤剔除)。
剔除功能測試
手動測試:按下“手動剔除”按鈕,翻板應快速翻轉(響應時間≤0.2秒),翻轉后自動復位(復位時間≤1 秒),無卡滯、異響;
模擬測試:用標準測試塊觸發檢測信號,觀察翻板動作與物料剔除路徑:含雜物料應完全落入廢料箱,無撒漏,正常物料不受影響(無誤剔除),若出現剔除位置偏差,需調節翻板驅動氣缸的行程(通過氣缸上的調節螺母微調,確保翻板翻轉時覆蓋物料輸送路徑)。
三、正常運行操作:維持設備穩定與檢測連續性
生產過程中需規范物料投放、實時監控設備狀態,及時處理異常情況,避免影響生產效率與檢測質量,核心要求如下:
物料投放規范
均勻投料:通過進料斗勻速投放物料,避免一次性大量投料導致物料堆積在輸送帶或檢測區域(堆積高度≤輸送帶寬度的1/3,防止物料相互遮擋影響檢測);
避免異物混入:投料前檢查進料斗,確保無金屬工具(如勺子、扳手)、雜質殘留,操作人員禁止佩戴金屬飾品(如戒指、手表)靠近檢測區域,防止干擾檢測信號。
實時監控與記錄
狀態監控:每15-30分鐘巡查一次設備:觀察“運行”燈是否常亮,無故障報警(如“探頭故障”“氣缸氣壓不足”);檢查輸送帶速度是否穩定(無打滑、變速),翻板動作是否靈活;
數據記錄:記錄每小時的“檢測物料量”“金屬檢出次數”“剔除物料量”,若出現檢出次數突然增多(如1小時內≥5 次),需暫停生產,檢查物料源頭(如原料是否混入金屬雜質),避免設備過載;若出現連續漏檢,立即停機重新校準精度。
異常情況處理
漏檢:若生產過程中發現產品含金屬雜質但設備未檢出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停機后重新用標準測試塊校準精度,檢查探頭是否偏移(若偏移,松開探頭固定螺栓,調整位置后緊固),校準后測試合格方可繼續生產;
誤剔除:若正常物料被頻繁剔除(1小時內≥3 次),停機檢查是否有外部金屬干擾(如附近設備啟動),或靈敏度設置過高,適當降低靈敏度后重新測試;
機械故障:翻板卡滯時,先切斷氣源,手動推動翻板檢查是否有異物卡堵(如物料黏附),清理后測試動作;氣缸漏氣時,關閉氣源,更換氣管或密封圈,禁止在帶壓狀態下拆卸氣缸;
電氣故障:出現“探頭故障”報警時,停機檢查探頭線纜是否松動,若線纜正常,聯系設備廠家維修(禁止自行拆解探頭,避免損壞線圈)。
四、關機與維護:延長設備壽命與保障下次運行
生產結束后需按規范關機,完成清潔、維護工作,為下次使用做好準備,核心步驟如下:
設備關機流程
停止進料:先停止投料,待輸送帶上的物料完全通過檢測區域、進入成品箱或廢料箱后,按下“停止”按鈕,關閉檢測系統;
關閉輔助系統:關閉輸送帶電源,切斷壓縮空氣(若翻板用氣動驅動),最后斷開總電源開關,關閉控制柜柜門。
清潔工作
表面清潔:用軟布蘸中性清潔劑(如洗潔精水,禁止用強酸強堿)擦拭設備表面、輸送帶、翻板,去除物料殘留(尤其是黏性物料,避免干燥后卡堵翻板);
探頭清潔:用干燥的軟毛刷清理檢測探頭表面的灰塵、粉末,禁止用水沖洗探頭或用硬物刮擦探頭外殼,防止損壞線圈;
廢料箱清理:清空廢料箱,分類處理含雜物料(禁止重新投入生產),清潔廢料箱內壁,避免殘留物料滋生細菌(食品、醫藥行業需消毒)。
日常維護(每日/每周)
每日維護:檢查翻板轉軸、輸送帶軸承是否有異響,若有,添加潤滑油(食品級潤滑油,避免污染物料);檢查氣缸氣壓(正常0.4-0.6MPa,不足時補充壓縮空氣);
每周維護:緊固設備各部位螺栓(如機架、探頭、輸送帶支架,防止松動);檢查電氣線路,無老化、破損;用標準測試塊全面校準檢測精度,記錄校準數據,若精度偏差超過10%,聯系廠家調試。
五、核心注意事項(安全與精度管控)
安全禁忌
禁止在設備運行時拆卸防護欄、觸摸運動部件(如翻板、輸送帶),避免機械傷害;
禁止用水沖洗設備電氣部分(如控制柜、探頭),防止漏電;
禁止隨意修改設備參數(如靈敏度、校準數據),需由經過培訓的操作人員或技術人員調整。
精度管控
標準測試塊需定期校驗(每3個月送計量機構校準,確保尺寸、材質符合標準),禁止使用磨損、變形的測試塊;
設備長期停用(≥7天)后,重新啟用前需全面檢查、校準,避免因環境變化(如濕度、溫度)影響精度;
不同物料切換時(如從顆粒料切換為粉末料),需重新設置參數并校準(粉末料易吸附在探頭表面,可能影響檢測,需適當提高靈敏度或增加清潔頻率)。
翻板式金屬檢測機的日常操作需遵循“準備-啟動-運行-維護”的全流程規范,核心在于通過開機前檢查排除風險、開機后校準保障精度、運行中監控及時處理異常、關機后維護延長壽命。同時,嚴格遵守安全禁忌與精度管控要求,可有效降低漏檢、誤剔除率,確保設備穩定運行,為產品質量管控提供可靠支撐。操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,熟悉設備原理與操作流程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故障或產品質量問題。
更多金屬檢測機信息可訪問上海工富檢測設備有限公司官網http://www.finbeaconpro.net/
聯系人:胡經理
手機:13681608336
電話:
Q Q:664673033
郵箱:664673033@qq.com
地址:上海市金山區亭楓公路2636號